第二一四章 最后通牒-《家父唐高祖》
第(1/3)页
央金黝黑的脸上顿时露出恍然之色,上下打量着李智云,眼中敌意消退,取而代之的是毫不掩饰的好奇和一丝敬意:“哦?!原来你就是末秀天天挂在嘴边,让我们种出绿菜的‘神人’?”
李智云连忙拱手:“在下李智云,见过小女王!”央金也不还礼,只是随意地摆了摆手,语气豪迈:“行了行了,那些虚礼免了!你救了我苏毗那么多条命,就是我央金的恩人!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!有事说话!” 那股子混不吝的江湖气,扑面而来。
李智云并不见怪,心中却为央金的豪气所动。山寨陷落,部属伤亡惨重,寻常人早已崩溃或暴怒,她却能在绝境中保持这份近乎粗粝的豁达与谈笑自若的强悍。这份刻在骨子里的坚韧和领袖气度,让李智云由衷地感到震撼与折服。
两支队伍汇合后,沉默而迅速地撤回主寨。清风寨的幸存者们被安置下来,伤兵得到了救治,空气中弥漫着草药味和压抑的悲愤。喧嚣一时的节日盛典早已被惨烈的战报冲散,偌大的山寨陷入一种山雨欲来的沉重寂静。篝火在夜色中跳动,映照着战士磨砺刀锋的身影和百姓忧心忡忡的脸庞。复仇的怒火,如同地底奔涌的岩浆,在这座孤寂的山寨中,无声地积聚着力量。
几日后,暖阳透过窗棂,在木屋内洒下斑驳的光影。李智云与蔡虎正于棋盘前凝神对弈,黑白子纠缠正酣。忽闻“笃笃”轻响,门扉开启,一名侍女垂首而入,声音清越:“殿下,女王有请,请移步王宫。”
李智云闻言,指尖棋子轻轻放下,整了整略显随意的衣袍,起身随侍女而去。
踏入王宫,他被引至一处轩敞肃穆的议事厅堂。只见大女王末秀端坐于正中的鎏金王座之上,神情凝重。小女王央金紧挨其侧,眉宇间隐有焦躁。左右两厢,六七位须发斑白的长老正襟危坐,气氛沉凝如铁。那位曾与李智云有过一面之缘的边巴大叔也在其中,正“吧嗒吧嗒”吸着一杆铜头烟枪,烟雾缭绕。显然,一场重要的部族长老会议正在进行。
厅内众人见李智云入内,纷纷起身,脸上挤出几分礼节性的笑容,却难掩眼底的沉重。彼此见礼后,末秀示意他在旁侧空椅上落座。甫一坐定,末秀便递过一块折叠整齐、质地粗糙的羊皮卷,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:“殿下,此乃康国国王代失毕遣使送来的信函,请您过目。”
李智云双手接过。羊皮卷入手微凉,带着皮革特有的腥膻。甫一展开,一片刺目的暗红色泽便撞入眼帘——竟是斑斑干涸的血迹!仔细一看,原来是信的末尾处,赫然按着数个清晰狰狞的血手印!显然,这位代失毕国王用血手印代替了王国玉玺。羊皮卷上,狼毫书就的墨迹如刀似剑,力透纸背。李智云深吸一口气,压下心头的惊悸,逐字读去:
康国国王代失毕致苏毗国大女王末秀书
苏毗国大女王末秀尊鉴:
狼烟未散,血债已深!尔妹央金,凶戾无状,竟敢伏击我康国商旅,屠戮无辜,更将吾儿温荜成枭首示众,曝尸荒野!此仇此恨,倾尽药杀河水亦难洗刷!
彼时清风寨破,铁蹄之下,顽抗者皆成齑粉!央金侥幸鼠窜,遁入尔之羽翼。此獠一日苟活,本王怒火一日不息!
今限尔五日之内,缚央金及其党羽,押解至我康国大营辕门之下!本王将以彼等头颅,祭奠吾儿英灵!
若尔心存侥幸,妄图包庇此獠——休怪本王尽起倾国之兵,更召昭武九姓同袍共举义旗!届时万骑如云,必将踏平尔之山寨壁垒,犁庭扫穴!苏毗国土,必为焦墟!尔之部众,无论妇孺,皆难逃血洗之灾!
第(1/3)页